小米生態鏈企業「純米科技」獲 C+ 輪融資,NGP、盈科資本布局萬物互聯、高端智能制造
近期,小米生態鏈企業「純米科技」宣布完成數千萬美元 C+ 輪融資。本輪融資由諾基亞成長基金 (NGP)領投,盈科資本跟投。今年 5 月,純米曾獲得 C 輪融資,由光控眾盈領投、Star VC 共同投資,華興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獨家財務顧問,融資金額未公布。
團隊表示,過去數月,純米銷售狀況處于穩步增長狀態。并且在開年前四個月完成了去年全年的營業額。
今年 5 月,米家電飯煲銷量突破 100 萬臺。同期拓展了線上和線下的用戶運營、美食內容運營及異業合作,未來將圍繞科技、美食生態發展方向,推出更多新品。
本輪領投方 NGP 一直在投資全球物聯網領域的項目、布局萬物互聯,也曾投資過小米。NGP 表示,在健康醫療領域,純米對用戶飲食習慣數據分析,運營美食內容,可以和 NGP 現有的健康醫療投資組合協力發展,創造更大的用戶價值。
盈科資本已經注資 4 家小米生態鏈企業。盈科資本認為,純米科技是一家融合了高端制造、智能、物聯、互聯網等優勢的高科技公司,其自有品牌已有很明確的發展規劃,產品也趨于成熟。而小米生態鏈為成員企業提供了品牌紅利、用戶群紅利、渠道紅利和生態鏈海外市場的紅利,這也是盈科持續布局小米生態鏈企業的投資邏輯。
以下為今年 5 月純米 C 輪融資后,36氪報道原文:
純米成立于2013年,并于2014年成為小米生態鏈成員,獲得小米投資,此后開始電飯鍋產品研發,成為小米生態系下的廚房小家電提供商。
隨著大家電普及基本完成,以「改善型、享樂型」需求為導向的智能小家電市場份額正在迅速提升,代表了家電消費升級的新方向。純米則延續了小米產品高性價比的特點,用3C產品工藝打造智能小家電,目前主打產品有米家壓力IH電飯煲、米家IH電飯煲等。所謂3C標準,聽起來很抽象,其實對消費者而言,最直觀的感受就是——外觀設計更考究、使用更便捷、智能。
其對應的產品內核是,通過優化工藝流程,比如將縫隙誤差縮小在0.1mm以內(傳統家電是其十倍);同時在溫控技術上進行革新,在溫度傳感、控制算法和數據記錄方面做到了敏捷性與智能性兼備,通過配備Wi-Fi芯片,打通硬件和通訊的鏈接,將溫度曲線、用戶數據云端化,指導不會、不常做飯的85后年輕用戶,不用查資料也能作出美食。
這種小家電領域正在進行的更新換代,類似于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的迭代,或者說膠卷相機到手機自帶相機的迭代。是趨勢,也是技術進步的必然。
關于為什么選擇電飯煲作為突破口?
楊華向36氪介紹,首先而電飯煲的市場是小家電中最大的,約有150億元,從產品定位和價位來看,還存在明顯的市場空缺。500以內的,有美的、蘇泊爾、九陽等品牌;千元檔,有松下、飛利浦、東芝等進口品牌;再貴點的,有虎牌、象印等高端電飯煲。但500-1000元的高性價比國產品牌是缺失的,而目前中國家電行業的制造水平,還普遍停留在在90年代前的3C制造水平。
但現在,中國3C市場,國產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已經遠遠超過海外品牌。高端智能小家電領域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機會存在?
依托小米生態鏈,在出貨量有保障的情況下,純米在供應鏈端獲得了更多的話語權。當核心技術+供應鏈優勢+渠道資源兼備的情況下,純米才有機會越來越接近這個目標。
據官方數據,2017年純米產品銷量為60.7萬臺,其中米家電飯鍋產品約占58萬臺 。公司營收超過2億元,已經盈利。
在增量方面,純米目前已開始研發自主品牌產品,定位于電飯煲、電磁爐、電烤箱、微波爐等多元化廚房小家電領域,產品預計于2018年陸續面世。據楊華表示,到2021年,純米產品銷量將達到538.5萬臺,其中自主產品銷量將達到246萬臺。未來預計還將通過數據的積累,以硬件為起點,提供互聯網服務,如美食制作、食材配送、食材廣告精準投放等。
本次領投方光控眾盈執行董事高揚表示,光控眾盈一直聚焦消費品類投資的成長期機會,基金堅持在好的品類下投資好的產品和品牌,同時注重有技術做底層驅動的消費類投資機會。純米這樣小團隊制,企業組織結構清晰,意味著具備彎道超車的能力。公司一直以3C產品工藝要求來做家電產品,返修率低于業界平均水平一個數量級。從行業格局和消費需求來看,智能小家電領域存在很大的市場機會,智能廚電的天花板足夠高,是千億級市場,而且教育成本相對比較低。給了純米這類好產品的公司足夠的發展空間。